“碳中和”大潮将至 全球铁路行业打开全新成长空间

       20岁的美国人卡拉(Cara)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原本只有大约700名关注者。但在今年1月,她上传的美国高铁网想象图被转发5万多次,得到了超过18万次点赞。

       据美国新闻网站VOX报道,这张图早在2013年就由一名设计师画了出来,已成为了新一代美国年轻人“高铁梦”的代表。

 图片1.png

卡拉上传的、由Alfred Twu所绘的美国高铁网想象图

       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已成为现任美国政府高度关注的议题之一。在美国上月底宣布的2万亿美元“美国就业计划”  中,将有800亿美元用于改善美国铁路网。据CNN报道,这是美国数十年来最大的铁路投资,紧接着美铁宣布拟新建30条线路、增加20条线路列车班次的计划。

       事实上,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历史性目标的提出,为各行业在低碳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落基山研究所推算,在交通行业,通过节能增效、交通方式转型等方式能够实现大约30%的碳减排量。

 图片2.png

关键信息:如果能够达到理想状况,一条新的高铁线路能够减少航空和汽车的出行需求,从而几乎可以立竿见影地产生净二氧化碳效益。来源:国际能源署(IEA)

       不仅是美国,中国、欧盟均推出不同程度的铁路发展计划。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中国铁路在未来建设中,要加快完善铁路干线网,加快普速铁路建设和既有线电气化改造,扩大中西部路网覆盖率,优化东部网络布局,优化铁路客货布局,形成区域快捷通道。

       欧盟委员会去年底发布的《可持续与智能交通战略》要求,到2030年,欧盟高速铁路的交通运载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倍;到2050年,铁路货运量在203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德国交通与数字基础设施部也在联邦议院的审议会议上谈及中期规划时表示,到2021年,铁路投资将从76亿欧元上升至87.4亿欧元。

       从微观层面来看,全球知名轨道交通轮对制造商德国BVV集团位于鲁尔工业区的波鸿总部近日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欧洲议会议员丹尼斯·拉特克(Dennis Radtke)。他对BVV CEO Stefan Hölzl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产生了深刻印象。他对Stefan Hölzl表示,“中欧铁路这样的经济纽带给中德两国合作都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尽管在欧盟中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但我将继续支持中欧之间的合作。”访问结束后,他在博客中写到:“全球挑战正在增加,也以非常具体的方式直接影响着鲁尔工业区。我们要共同面对未来、塑造未来”。

 图片3.png

丹尼斯·拉特克在博客中呼吁,要一起解决问题

       2021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华铁股份公告称拟全资收购德国BVV集团。有分析认为,此次收购不仅是中国轨交零部件企业进军全球市场的重要探索,也在于实现中国高铁轮对的“强备份”,对华铁股份进一步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轨交产业大平台具有极强的战略意义。

       近日,华铁股份董事长宣瑞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仍然任重道远。一方面,技术创新、自主化、国产替代的需求,将极大地推动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另一方面,欧美制裁的影响依然巨大,在国际市场普遍承压的情况下,国内竞争愈加激烈。

       对此,他也提出了应对之策,即在坚定不移走国际化道路,通过自主创新,实现关键技术进口替代,在国际市场实现分庭抗礼的同时,通过资本平台,积极投入产业整合力量,实现行业整体提升。